2024年,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密集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池及相关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关键绿色能源产品税率大幅提升至25%乃至50%。这一举措虽以“公平贸易”为名,实则构筑起单边关税壁垒,不仅冲击全球新能源供应链的稳定,也反映出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深度交织的复杂局面。江苏企业需警惕此类单边措施对绿色科技合作与产业链协同的深远影响,积极推动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同时善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共同捍卫公平、开放的国际经贸环境。 江苏储能供应链近期跨境合规风险 【风险提示】关税规制:美国对华电池产业加征关税 2024年5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对中国加征301关税四年期的复审结果。自2024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锂离子电动车电池、非锂离子电池征收25%的关税,对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征收50%的关税;2026年1月1日起,美国将对锂离子非电动车电池征收25%的关税。 2024年7月30日,USTR就对华加征301关税发布公告,对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等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部分措施的实施时间将推迟至少两周。 2024年9月13日,USTR称,自9月24日起对中国产电池配件(非锂离子电池)的关税税率上调至25%;9月27日起对中国产电动汽车锂电池的关税税率提升至25%、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的关税税率提升至50%;2026年1月1日起对中国产锂离子非电动车电池的关税税率提升至25%。 解析: 301调查,是指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授权USTR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包括不限于:(1)加征关税:对来自被调查国的商品加征关税,以抵消不公平贸易做法造成的影响;(2)贸易限制: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的进口,尤其是涉及不公平贸易做法的商品;(3)投资限制:限制美国企业在特定领域或对特定国家的投资,或限制被调查国的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4)外交压力:通过外交途径增加对被调查国的政治和经济压力,以促使其改变相关政策和做法;(5)多边和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合作,通过多边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寻求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