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024年修订氢能项目拍卖规则,明确限制中国电解槽产品及零部件在投标项目中的使用比例不得超过25%,并设置严格的合规审查与惩罚机制。此举标志着欧盟在氢能领域公共采购政策中进一步强化了本土供应链保护,为江苏氢能企业跨境合作带来直接挑战。相关企业须警惕绿色贸易壁垒风险,加快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同时深入研究欧盟补贴政策与合规要求,以规避潜在市场准入障碍。面对国际规则变动,既要守住合规底线,也需探索技术合作与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江苏氢能供应链近期跨境合规风险 【风险提示】公共采购 规制:欧盟修改氢能项目拍卖规则 2024年9月27日,欧盟气候行动总局通过创新基金发布公告,修改了第二次可再生氢能项目的最终拍卖条款和条件,限制在投标项目中使用中国制氢电解槽产品及零部件。 新拍卖条款规定,项目必须将从中国采购的电解槽堆(包括表面处理、电池单元生产和电解槽堆组装)的比例限制在不超过25%(以MWe计);竞标者必须证明其电解槽设备中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不超过25%。若投标者在项目实施期间发生违规行为,将面临补贴减少或终止合同的惩罚。 同时,欧盟将从12月3日起通过欧洲氢银行进行第二轮12亿欧元的拍卖,此次拍卖将向绿氢生产商提供长达十年、最高可达每公斤4欧元的固定补贴,将基于最低竞标价进行分配。 解析: 2023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名为“欧洲氢银行”的战略政策文件,计划投资30亿欧元在欧盟建立“未来氢能市场”,目标是到2030年将绿氢年产量提升至1000万吨,并每年从域外国家进口1000万吨绿氢。 2024年4月,欧洲氢银行在首轮拍卖后向7个氢能项目提供7.2亿欧元资金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