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WTO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显示,受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支出增加、北美在关税上调前进口激增以及全球其他地区贸易强劲推动,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表现超出预期。为此,WTO经济学家将2025年货物贸易增长预测从8月的0.9%上调至2.4%,但2026年预测从1.8%下调至0.5%。全球服务出口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6.8%放缓至2025年的4.6%和2026年的4.4%。 总干事伊维拉表示,各国对关税变化的审慎应对、人工智能的增长潜力,以及全球其他地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贸易的增加,协同缓解了2025年的贸易挫折。她特别提到,2025年上半年南南贸易额同比增长8%,高于全球贸易6%的整体增速。伊维拉指出,2025年的贸易韧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提供的稳定性,但其面临的冲击也要求各国重新构想和探讨贸易模式,共同构建更坚实的基础,为全球人民带来更大繁荣。 2025年上半年,以进出口均值衡量的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9%;按当前美元计算的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6%,延续了2024年2%的增长趋势。增长动力包括北美地区的提前进口以及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如通胀缓解、财政政策支持和新兴市场强劲增长)。行业报告(包括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各国统计数据)显示库存上升,北美机械、汽车、木材、建筑设备和非耐用品等行业的库销比在上半年普遍攀升。 人工智能相关商品(半导体、服务器、电信设备)推动了上半年近半数的贸易扩张,其价值同比增长20%。贸易增长覆盖数字价值链全环节,从硅原料、特种气体到支撑云平台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设备。亚洲在人工智能产品出口中表现突出,与全球该领域投资激增趋势一致。 报告同时警示称,更高的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最终将抵消部分前期提前进口效应。目前,投入品价格上涨和贸易出货放缓已显示,2025年底关税敏感行业库存收缩可能推高通胀。随着8月新关税生效,WTO秘书处2025年4月预测的部分影响可能在下半年及2026年显现。 报告预计,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将从2024年的2.8%放缓至2025年的2.4%和2026年的0.5%;全球GDP增速预测为2025年2.7%、2026年2.6%。尽管2025年预测上调,但2026年的下调使两年总体影响接近。这表明关税冲击已转移至2026年,而2025年初(尤其是耐用品)的库存累积在2026年不会完全逆转。 WTO经济学家指出,预测的主要下行风险是贸易限制措施和政策不确定性向更多经济体和行业蔓延;上行潜力则来自人工智能相关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持续增长。 从地区层面看,2025年,亚洲和非洲预计成为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中南美洲、加勒比和中东表现温和,欧洲增长放缓,北美和独联体(CIS)出口下降。进口方面,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LDCs)增速领先,北美收缩。2026年,仅北美、欧洲和独联体出口改善,所有地区进口表现均将减弱。 考虑到当前GDP和货物贸易预测,WTO经济学家同步下调了服务贸易增速预期:全球服务出口增速从2024年的6.8%降至2025年的4.6%和2026年的4.4%。尽管优于4月受关税影响的预测,但仍低于无新关税情景下的预期。 具体到行业层面,2025年运输(2.5%,低于2024年的4.5%)和旅行(3.1%,低于疫情后复苏期的11%)增速显著放缓,其他商业服务(5.8%)和数字交付服务(6.1%)表现相对稳定。2026年,运输服务增速进一步降至1.8%,旅行回升至4.4%,其他商业服务和数字交付服务增速分别为5.1%和5.6%。 具体到地区层面,2025年欧洲服务出口增速领先(4.6%),亚洲、中东和独联体紧随其后;北美温和增长,中南美洲、加勒比和非洲增速最慢。2026年,亚洲和非洲服务出口加速,欧洲、独联体和中东放缓,北美和中南美洲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