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欧洲第七阶段排放标准”(欧7)的生效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电池耐久性、微塑料排放及数字化监控等方面设定了新标准。江苏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欧7的适用时间表及技术细则,提前优化产品设计、强化供应链合规管理,以规避潜在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风险。跨境合规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抢占国际市场的关键,企业应结合法规调整战略布局,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符合目标市场要求。 江苏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近期跨境合规风险 【风险提示】环境保护 规制:欧洲第七阶段排放标准 “欧洲第七阶段排放标准”(欧7)于2024年5月28日生效,并将从2026年开始分步实施。新规取代并简化了之前针对汽车和厢式货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的独立排放规则,将所有机动车的排放限制置于单一规则之下。 欧7对轮胎微塑料排放和制动器颗粒物排放等设置额外限制,为电动汽车电池的耐久性设置了标准,并要求在汽车上使用电子传感器以实现数字化监控。 针对N1类轻型商用车,电池容量要保证5年或10万公里内不低于75%,8年或16万公里内不低于67%。N2、N3类分别要求保证30万公里、70万公里。 欧7适用日期取决于相关车辆的类型:(1)新型轿车和厢式货车为30个月,新车和厢式货车为42个月;(2)新型公共汽车、卡车和拖车为48个月,新型公共汽车、卡车和拖车为60个月;(3)在汽车和货车上安装的新系统、组件或单独的技术单元需要30个月,在公共汽车、卡车和拖车上安装的新系统、组件或单独的技术单元需要48个月。 |